2025.07.07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7月3日下午在北B102C会议室,工商管理学院特邀我院专家蔡军教授为入职三年内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题讲座。
蔡军教授从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事件切入,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生命线”。她强调,高校教师应严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课堂教学、学术研究、网络言行中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坚决不发表、不转发错误言论,不编造散布虚假不良信息,筑牢意识形态防线”。通过剖析师德失范典型案例,蔡军教授警示教师们要防范“微腐败”“学术不端”“不当师生关系”等风险,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
“师德不仅是约束,更是教师实现职业价值的基石。”蔡军教授提出,教师需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言传身教弘扬真善美,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幸福感-在奉献与自我实现中升华
针对高校教师普遍面临的职业倦怠问题,蔡军教授从积极心理学角度阐释了教师幸福感的来源。她认为,教师的幸福源于“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学生的成长反馈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分享张桂梅、黄大年等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蔡军教授指出:“当教师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社会进步相结合时,便能超越职业焦虑,获得深层次的幸福感。”
讲座中,蔡军教授特别强调“文化传播者的使命”。她呼吁教师主动担当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在科研中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用正能量滋养学生心灵”。现场教师纷纷表示,这一观点为平衡教学、科研与育人职责提供了新思路。
蔡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学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发展关怀相结合,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下一步,学院将通过师德标兵评选、课程思政工作坊等形式,持续深化师德教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